[摘要] 3月18日,杭州市政府网站发布了《杭州市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若干规定(修订草案)》的征求意见稿,该文件提出,杭州楼市未来拟实行“楼盘完成主体结构施工(也就是结顶)后才能申请预售”的新规定。
宋卫平为中小房企呼吁
就在草案挂出后的第二天,绿城中国董事长宋卫平却紧急约见了本报记者,对于该草案,他显得忧心忡忡。“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已经是一个重症病人了,总理都已经在为房地产焦虑之时,地方政府在这种时候出台这样的地方性规章,不利于市场的平稳发展。”宋卫平特地强调,他这次之所以愿意出来说话,是因为他的感同身受,“经过多轮调整,甚至断臂求生,绿城好不容易摆脱了高债务的桎梏,现在不想看到中小房企以后陷入同样的痛苦。”
宋卫平认为,“结顶销售”的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烂尾可能,但这期间必然先会等来另一种坏结果——大量房地产商将面临更为严峻的资金危机。
“一旦要再延长半年甚至一年的工期才能预售,那将会让更多中小型企业产生无法承受的后果。”宋卫平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央企的融资成本在7%-8%左右,和绿城规模等同的开发企业则是在9%-10%,中小型企业是15-16%。“延迟预售很明显将会进一步增加成本,这部分增量只能由开发商承担,不但会加剧开发商的资金压力,而且终都会转嫁到购房者身上。”
事实上,市场上远不止宋卫平一人在大声呼吁,包括协安、宋都等在内的项目负责人都提到,目前开发项目从拿地到销售的时间都比较短,如果要求结顶再预售,那一定会给开发商带来比较大的资金压力,势必是一种挑战。有开发商代表甚至表示,现在很多开发商其实是在亏本卖房,如果资金链断裂,事实上更容易让购房者的利益受损。
在宋卫平看来,像杭州这样的城市,目前有三分之一到一半左右的项目,都陷于亏损销售的情况下,政府应出台更有利的政策,来引领房企渡过难关。“开发商为城市建设付出很多,这些年却一直处于被压制状态,现在他们中的很多都在生存边缘徘徊,政府如果这时候拉他们一把肯定更好。”
如果呼吁无果,宋卫平甚至愿意一家一家去兄弟房企那里获得支持。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