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热点:90%老年人居家养老。随着中国老龄化问题的加剧,养老行业的人才需求也在不断攀升。全国各地的高校纷纷开设养老相关专业,培养专业人才以满足市场需求。这些专业毕业生因其专业背景和技能成为就业市场上的“香饽饽”,但同时也面临着工作
强度大、社会偏见等现实挑战。尽管如此,年轻从业者们依然对养老行业充满热情和希望,期待未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近日,教育部发布的《2024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申报材料公示》中,“老年医学与健康”专业位列申报数量的第五位。养老服务相关专业的毕业生,尤其是来自山东和上海的首批养老专业本科生,成为用人单位争抢的人才。面对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养老服务管理专业的33名毕业生,超过30家养老机构提供了120个以上的职位;山东女子学院的64名毕业生则收到了400多份工作邀请。这些数据背后,是全国对养老专业人才的急切需求,因为根据《2023年度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公报》,截至2023年末,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到29,697万人,占总人口的21.1%。
在这个背景下,越来越多年轻的“朝朝”加入养老行业,和老人们“暮暮”相遇,开始了他们的职业生涯。杭州某国际康养中心的负责人透露,尽管366个养老床位一经推出便被抢订一空,但工作人员却难以招满。全国各类养老机构和设施总数已达40万个,床位数量为820.6万张,但从业人员却以中年人为主,专业技能人员的短缺令人担忧。
在实际的工作中,年轻的从业者们面临着高强度的工作和社会偏见。浙江旅游职业学院的周禾炅和山东某高职的王荣,尽管在工作中获得了很多成长和收获,但也不得不面对工作繁忙和家人的不解。北京的孟琪琪则感受到生活成本的压力和社会对养老工作的误解。这些现实情况让许多年轻人考虑转行,但也有一些人坚持留下来,努力在这个新兴行业中寻找职业发展空间。
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养老行业的发展潜力巨大。这既给年轻从业者带来了职业机会,也带来了不少挑战。从业者们需要面对的不仅仅是高强度的工作,还有社会对养老行业的偏见。然而,养老行业也在逐步改善从业条件,不断提升福利待遇和职业发展机会。通过借鉴日本等国家的成功经验,加强与高校的合作,培养专业化人才,并提供更有吸引力的薪资和晋升机制,养老行业有望留住更多年轻人才。未来,养老行业将继续在摸索中前行,而对于这些年轻的“朝朝”来说,如何在这片蓝海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仍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无论如何,随着行业的不断成熟,养老服务的专业化水平和社会认同度都有望进一步提高,这将为更多年轻人提供实现自我价值的舞台。面对这样的机遇与挑战,年轻人将如何选择,值得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