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刚刚过去的2014年,对于购房者和开发商而言,都是充满变化的一年。有人说,虽然房价依然在上涨,但购房者在这一年有了更多选择,这是不幸中的万幸;有人说,这一年,卖房似乎比哪一年都难;还有人问,房地产业未来还适合 吗?
表情三:慎之又慎
精细化利润时代 呼唤理性回归
“房地产是不是已经不是为稳妥的 方式了?”如今,不少以前将 重心放在房地产业的人,频频发出这样的疑问。为此,理智型 者张女士已经开始重新审视自己手中资金的 去向,并有意识地调整 的比例。
者有此一问其实并不奇怪。据了解,2014年第四季度RMI指数为49.82,环比下降1.26点。该指数已是三连跌。往年,春节过后才是地产人跳槽的高峰期,但2014年各大地产公司的人事变动似乎比往年来得更早一些。公开消息显示,2014年11月1日至26日,沪深两市的上市公司中已经有161家公司的高管相继辞职,其中,房地产行业成重灾区。这从侧面表明,地产从业者的职场信心已经变得不那么坚定了。
“接下来两三年时间是市场格局调整的后阶段,地产商将面临一个新的格局,有的可能出局,有的可能进入冬眠状态,有的还在持续发展。进入冬眠状态的开发商3年之后将会达到50%~60%,甚至更多,今天的5万家地产商,3年以后可能有一半以上没有新项目可做。”按照建业集团董事局主席胡葆森的预测,3年后,过半的房地产企业将消失。
如果胡葆森的预言成真的话,这将是一次残酷的洗牌,也将会有一些企业掉队、被淘汰,这才是真正的考验,而房地产企业在考虑目前短周期的寒冬突围时,更应该思考的是生死存亡问题。
在万科董事长郁亮看来,房地产业不应再奢望成为国民经济的主角和支柱产业,而应积极成为城市化、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配套产业,只有定位清晰,才能够更加准确地把握政策方向和市场机会。
尽管不再能轻松地“靠天吃饭,靠地赚钱”,但相关人士强调,在未来的“精细化利润时代”,房地产业在住宅开发领域仍有很多机会。而商业地产如果能在开发之前做好规划和定位,并在后期运营中严格把控,依然拥有带动商圈崛起的机会。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