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资讯中心 > 评论 > 正文

土地财政"喊打"数年何沉疴不解 出路又何在?

光明网  2014-07-27 07:19

[摘要] 财政部实时数据显示,2014年上半年地方政府土地出让金收入破两万亿元,达21129亿元,同比增长26.3%。在财政收入增速乏力、地方财力吃紧的压力下,卖地收入再创同期历史纪录。这也意味着,“土地财政依赖症”再次回升。

 

治愈顽疾的希望在哪里?

“地方事权、财权比例失衡是土地财政的内驱。”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地方财政困境的形成,更深层次上还在于制度因素,“其中,分税制深化改革的不到位、中央与地方在财力与事权上的不匹配,导致地方政府长期资金缺乏,只能过度依靠土地收入,这是土地财政等问题沉疴不解的制度根源。”

“刚获审议通过的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让各界看到从根上治愈这一顽疾的希望。”贾康指出,目前当务之急,要缓解地方财政困难,构建和完善合理的地方税体系,推进房地产税,发挥其逐步形成地方税体系支柱作用。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税收研究室主任张斌认为,在当前城镇化建设的高峰期,仅靠地方政府的税收收入和转移支付难以完全满足基础设施投资的资金需求。改善土地财政问题,急需建立完善的地方政府基础设施投融资机制,尤其是建立健全地方债券发行管理制度,即便用“刻不容缓”形容不为过。

宋清辉认为,现行体制也给土地财政制造了获益条件。其一,土地出让金全额纳入地方基金预算管理,让“大蛋糕”就在身边;其二,地方政府包揽了土地的供给、监管及经营,这给土地财政留下巨大的操控空间;其三,对土地财政缺乏相应追责,让卖地换钱肆无忌惮。“在经济发展多元化的现实面前,给土地财政去疾,关键不在于形成一刀切、大一统式的行政政策,而在于构建可以打通土地、金融、行政程序的制度环境,特别是法治环境,以提高对土地开发各个环节的刚性管理,让土地储备阳光化。”宋清辉说。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关注杭州特价房官微

新房、二手房、租房、特价房大平台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