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房地产“白银十年”里,区域楼市的分化格局从未像今天这样突出过,房企转型,时不我待。面对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国家战略,2022年冬奥会举办的历史机遇,拥有资源和资本禀赋的一众房企,早已嗅到个中商机。
转型体育,捕捉商机
7月31日,北京和张家口成功取得2022年国际冬奥会举办权的消息公布之后,市场为之亢奋,房企大佬们更是踌躇满志,准备画一张体育“大饼”。
据了解,中体产业在7月31日收盘时涨幅达3.25%,与当日沪指下跌1.13%相比,显然受到了上述利好的刺激。
实际上,作为国家体育总局控股的一家上市公司,中体产业的主要股东包括国家体育总局旗下体育基金管理中心、体育彩票管理中心等。然而,虽然其一直号称是中国体育产业规模大的股份制企业,但从主营业务构成来看,中体产业的房地产开发收入占比过半,业内人士调侃说中体产业“不务正业”,甚至还被划入地产股之列。
为了平衡地产与体育产业构成,回归体育产业本身,今年以来,中体产业剥离了部分地产子公司。中体产业证券事务代表许宁宁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体育赛事和场馆运营已成为公司的重点主业。
2014年,中体产业参与了索契冬奥会、南京青奥会、仁川亚运会等大型综合国际体育赛事,与中国奥委会、各体育单项协会合作等,实现体育经纪业务营业收入4305万元,同比增长18.67%。
在场馆运营与管理上,许宁宁补充说,目前公司已初步形成前期可行性研究、项目建设融资、场馆工程建设、场馆运营管理、场馆内容提供等全业务链的核心竞争力,场馆运营管理是其中为核心的业务单元。
除了中体产业之外,包括苏宁环球、莱茵置业等也在押注体育产业。今年4月份,苏宁环球正式确立了“大文体”、“大健康”、“大金融”三大转型方向。其中以文化、体育产业为核心的“大文体”战略先行启动,已注册了资本金1亿元的苏宁文化产业有限公司,未来借助公司在各地的土地及建筑物资源,积极参与体育资源改革等。
与苏宁环球相比,莱茵置业的体育转型步子更大,现已确定全面转向体育产业。以打造体育产业国际化、市场化、证券化、网络化为目标进行业务扩张。
一位不愿具名的北京地产人士说,房企除了资金、资源雄厚之外,与金融、IT等企业一样,市场表现相对活跃,更擅长于把握机会,捕捉潜在商机。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