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6月,对于两类学生而言,是人生的分界时点。结束高考的学子将踏进大学校门,高校毕业生的饭碗争夺大战则正在上演。官方数据显示,今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749万人,比上一年的727万人增加了22万人,创历史新高,“就业难”、“择业难”再次作为舆论焦点被推至风口浪尖。
6月,对于两类学生而言,是人生的分界时点。结束高考的学子将踏进大学校门,高校毕业生的饭碗争夺大战则正在上演。官方数据显示,今年高校毕业生达749万人,比上一年的727万人增加了22万人,创历史新高,“就业难”、“择业难”再次作为舆论焦点被推至风口浪尖。
今年真是“史上难就业季”?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呈现哪些新特征?高校及就业部门针对毕业生提供了怎样的助力……今日起,本报推出《毕业季·2015就业新生态》系列报道,在这个特殊的节点探讨年年谈又年年绕不开的话题。
①
2015就业新生态
杭州今年高校毕业生为12.6万人,比去年增4000人
大学生毕业
半年后的
就业率
五成毕业生表示今年就业形势可以接受
由于找工作具有前置性的特征,因此今年毕业的学生均会提前数月找好工作。据记者了解,超半数的毕业生在去年3月或今年1月找到了工作,并与用人单位签约,目前还未落实工作的学生仅占少数。
摘掉“史上难”、“史上更难”的帽子,并不意味着今年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就一路坦荡。今年的就业难度在怎样一个量级?毕业生们的个人感受具说服力。
6月初,智联招聘针对浙江省2015高校毕业生进行了一次调查。结果显示,50.3%的受访者表示今年的就业形势“有点难度但还可以接受”;36.1%的受访者认为“越来越难,形势非常严峻”;10.5%受访者表示“难度一般”;而表示“一点也不难”的占3.1%。
还有一项关于今年高校毕业生的调查显示,今年高校毕业生每投递24.9份简历,即获得5.9个面试机会,收获2个工作机会。无论面试获得几率还是工作获得几率,均高于2013年、2014年。“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今年应届毕业生在求职投入(如简历投递量上)虽然少于往年,但收获的面试机会与工作数量却有所提升。”智联招聘市场部经理邵静表示,尽管今年高校毕业生的数量仍在增加,但在经济发展平稳、劳动力市场职位供给充分的情况下,毕业生的求职难度并未“水涨船高”。
6月已接近尾声,各大高校弥漫着有关“毕业”二字的离愁别绪,749万应届大学毕业生即将告别青葱校园。在人生重要片段画上句号的同时,他们又将扛起有关就业的种种压力与无奈,“工作找好了吗”、“专业还对口么”、“月薪有多少”成为他们无可回避又难以诉说的痛点。
近三年,“史上难就业季”成为外界不厌其烦形容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的热词。然而观其背后,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真如传说中那般窘迫?杭州高校的情况又如何?就业难究竟难在哪?这都是需要在时间直面的问题。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