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近日,浙江省政府公布了全面推进城镇危旧住宅房屋治理改造的工作通知,要求力争2017年底前基本完成城镇危险住宅房屋治理改造。
杭州市皮市巷森仁里2号:
40多年的危旧房依然原样伫立
各方的“拉锯战”仍在僵持中
去年4月,奉化塌楼事件后,住在杭州市皮市巷森仁里2号的住户代表阮先生给打来求助电话说,他们所栖身的这栋4层楼房,也被鉴定为C级危房。相关部门说原地加固,可住户想重建。“拉锯”了7年,双方意见一直没统一,33户人家依然住在危房里。
一年多过去了,森仁里2号是否已经开始了危房维修工作?居民们何时能住进一个安全的家?昨天记者再次现场探访。
灰黄破败的外墙、墙面上漏水的痕迹更为显眼,裸露在墙体外的混凝土钢筋也更多了……这幢建于1973年的危房,看上去和去年记者次造访时所见的相差无几,甚至有更严重的趋势。
阮先生夫妇依然住在这里,他们为记者还原了这一年多来,为了这栋危房修缮问题,住户和相关部门的“拉锯”过程:听证会上,相关部门提供了两套全新的大修方案,此后社区对每户住户进行了“背对背”约谈。结果是,7户同意方案一,14户同意方案二,还有1户两个方案都同意,11户不同意。
阮先生就是11户不同意的住户之一。“我家和2楼的202室现在都是33.6平方米,为什么在大修方案里,我家只增加到37平方米,而他家却增加到39平方米?”据阮先生所知,还有一户不同意的原因是,看到邻居家的大修方案里加了个小阳台,而自家没有。而这11户“不同意”的住户中,有6户目前还住在危房里。
因为住户无法达成一致,上城区危改办又在去年7月10日拿出修改后的排危大修设计图纸。根据贴在单元楼门外的情况通报,这一次的方案有11户同意,10户“修改后同意”或“拟似同意”,10户以多种理由明确表态不同意。
去年8月11日,社区又在单元楼门外贴了《森仁里2号住宅楼构成局部危房,紧急撤离人员的通知》。
4家已经出租楼房的住户通知租户撤离,但原本就住在楼里的住户无人撤出。住户朱大伯就是在接到通知后,通知了租户搬离。但没想到9月15日他又被通知“不用撤离了”。“其实每个方案我都同意,但因为其他住户无法达成意见一致,就一直没法加固,真的急啊!”
而从去年9月27日至今,相关部门和森仁里33户住户的沟通几乎中断。
“特事特办”的新方案正上报上级部门
尽可能在梅雨季排除这个危险点
要说森仁里2号的修缮工作,了解的要数杭州小营街道危改办的陈师傅。8年来,为了这幢危房的修缮,他已经数不清自己跑过多少趟住户家,跟其他职能部门反复沟通过多少回。
去年8月,街道确实张贴过紧急撤离人员的通知,目的是为了腾空楼房,开展加固工作。“我们事先和各家各户沟通过,愿意补贴他们一部分过渡费。”陈师傅说,部分住户不同意修缮方案,坚持不肯撤离。而这毕竟是住户个人的房子,他们也无法采取强制搬离措施。但去年9月,街道并没有发出“不用撤离”的通知。“只是超过一个月后,部分居民一定要把房子租出去。我们虽然不赞同,但也没有一个能立刻实施的方案,所以也没辙。”
在小营街道城建科的工作人员小唐看来,至今难以拿出可行性方案,是因为部分住户的要求已经超出“危改”要求。“例如他们要求把违建的面积算入建筑面积中,或把房间旁边的空地给他做房间等等。”
街道能够实现的方案,并不能够满足所有住户的诉求。住户意见无法达成统一,不愿撤离,又导致加固工作迟迟无法开展。
小营街道一直在寻求可行的新方案。经过多次讨论,反复和上城区建设局、危改办、加固公司论证结构、承载等方面的可能性后,目前有一个“特事特办”的新方案正在上报上级部门。
“我们打算把原本应该一次完成的加固方案分为两三步实施。步先把公共区域的阳台和墙体加固好,排危的同时继续做住户工作。因为前几轮方案,部分住户认为利益分配不均而不同意。所以新方案就按原貌加固。”陈师傅说,森仁里2号的安全隐患的确比较大,在住户们长时间达不成统一的情况下,各职能部门出于安全考虑,都是“特事特办”的。“已经是梅雨季了,眼看台风季也要来了,这个危险点得快点排除啊。”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