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资讯中心  >杭州房小秘>  正文

手机看新闻

楼市盘点:各地去库存新举措与进展

杭州房小秘2024-08-16 16:08:58来自北京市
今日热点:多地松绑“商改住”。各地在去库存方面纷纷推出新政策,如收购存量房用作保障房、以旧换新以及需求侧放松政策。这些举措在杭州等城市有明显进展,但具体操作和资金来源仍有待完善。

今日热点:多地松绑“商改住”

自4月份政治局会议提出“统筹研究消化存量房产的政策措施”后,各地纷纷开始积极探索。我们发现,政策越来越倾向于收购存量房用作保障房。具体来说,5月以来,已有22个城市发布了相关公告,但具体的体量和资金来源问题仍然鲜见提及。杭州临安区是少数明确提出具体收购面积上限的城市。尽管如此,收购进度仍较缓慢,许多城市的操作细节和实施细则还在制定中。例如,杭州临安区在5月发布公告后,直到7月仍在进行各种评估工作。

在收购定价方面,22个城市中有13个城市明确表示采用“重置成本定价”,即将同地段保障房的土地成本建安成本,加上不超过5%的利润作为上限。不过,深圳等城市的实际操作中,价格可能会更低。据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的首席研究员李宇嘉估计,这些收购价格可能会低于同区商品房价格的一半。

关于收购房源的要求,很多城市设定了诸多条件,例如房源需已建成未出售、位置处于核心区、配套齐全且手续完备等。此外,对于收购的上限空间,也有明确的估算。根据十四五筹建计划,预计2024年下半年至2025年,保障房的剩余筹建空间约为223.2万套,按每套70平米估算,总量约为1.6亿平米。但这只是理论上的上限,实际数字可能会有所减少。

除了收购存量房用作保障房外,各地还通过以旧换新、需求侧放松、优化供地等多种方式去库存。例如郑州推出了全年5000套的量化目标,南京则设定了首批限额2000套的目标。

各地在去库存方面的积极探索和尝试,反映了地方政府因城施策、因地制宜的策略。通过政策扶持,收购存量房用作保障房不仅能减少房地产市场的库存压力,也能为保障房筹建提供新的渠道。但在实际操作中,如何解决资金来源、加快收购进度、优化定价模型,仍是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尤其是资金来源问题,许多城市都未明确指出,可能主要依赖国资平台自筹,这需要进一步完善配套政策。此外,虽然收购存量房用作保障房的政策看起来很美,但在实际操作中,各地政府需要进行细致的尽职调查、风险评估和价格评估,这也可能拉长政策的落地时间。总体来看,尽管面临诸多挑战,各地去库存的多措并举,显示出了政府在保障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方面的信心和决心。

免责声明:本文系注册用户(作者)在房产圈发布,房天下未对内容作任何修改或整理。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房天下立场,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进行投诉。对作者发布之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精彩评论(0)

回复还可以输入200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