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杭州、上海、北京等城市的
土地市场频现高溢价
地块,显示出土地市场局部火热的现象。建发
房产、绿城中国、中建壹品等房企表现活跃,但一些大型房企如保利发展、中海地产、万科则明显缩减拿地支出。

最近,杭州的土地市场再度引起热议,宅地拍出了高达59.2%的溢价率。与此同时,上海也出现了新的区域单价“地王”,北京海淀区更是拍出了总价高达89亿元的“地王”。可以看出,今年下半年土地市场开局就显示出了不小的热度。根据365财经的数据整理,1月至7月间,TOP30房企累计拿地金额达到2853亿元。其中,建发房产以279亿元的拿地金额位居榜首,其次是绿城中国和滨江集团。值得一提的是,尽管部分大型房企如保利发展、中海地产和万科在销售额上名列前茅,但他们今年的拿地支出却有所缩减。
在一些热点城市,土地市场的活跃程度极高。杭州7月23日出让的两宗宅地中,一宗被滨江以22.6%的溢价率拿下,另一宗丰收湖地块被绿城以59.2%的溢价率竞得,创下了自2019年以来的最高溢价率。北京海淀区也不遑多让,7月25日,永丰地块最终以89.01亿元成交,成为今年该区域的新“地王”。上海也在7月9日举行了今年的第三批土拍,尽管取消了溢价率10%的封顶原则,但依旧有两宗地块以溢价成交,总揽金额达到91亿元。
土地市场的火热说明了房企对于未来市场的信心依然存在,尤其是在一些热点城市,土地的争夺依旧激烈。尽管部分大型房企缩减了拿地支出,但建发房产、绿城中国等企业却逆势而上,显示出其战略眼光和市场布局的独到之处。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多地土拍市场的热度不仅仅反映了企业的扩张意图,更显示了市场对优质地块的追求。专家指出,央企国企在融资和品牌上的优势,使得其在市场调整期更具抗风险能力。而一些民营房企则在经营效率和产品力上具备竞争力,一旦市场恢复常态,这些企业有望提升市场份额。
从政策角度看,各地政府通过土拍释放出一些积极信号,鼓励房企投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调控了市场情绪。比如,上海取消了溢价率封顶原则,这一举措无疑提高了市场的参与度和竞争力。杭州与北京的高溢价地块则显示出企业对于核心城市土地的争夺仍非常激烈。这些现象表明,尽管市场整体观望情绪浓厚,但局部市场的热度依然较高,未来一段时间内,土地市场的走向仍需密切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