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人们出行,无论旅游,还是出差,会对住宿的品味、价格、区位有所要求,终的消费力也影响着住宿行业的发展。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商业住宿水平是一个地区服务业发展的真实反映。数据背后住宿业究竟有哪些特点?看似不错的数据又存在哪些短板?
小规模旅馆居多 各地市发展差异较大
非星级酒店是高档星级饭店良好的补充,在经营上两者之间基本不存在竞争关系,随着非星级酒店经营理念、经营模式、服务水平上的不断完善,在旅游接待服务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目前,非星级饭店1.35万余家,每家平均客房有20.5间,床位有39张。按床位数规模分组来看,全省50张以下住宿单位多为小规模旅馆,占全省77.3%。50张~100张之间的占全省13.3%,100张~500张之间的占全省9.3%,500张以上的占全省0.2%。
500张以上床位的企业多为高星级宾馆,或者位于主要旅游景区附近,经营形式均为独立门店,平均客房出租率和床位出租率也较高。床位数100张~500张的住宿单位接待游客量较大,接待过夜游客占全省同类接待量的39.4%,接待入境过夜游客占全省同类接待量的67.4%。
无论从数量、规模还是从经营情况看,11个市存在较大差异。太原拥有住宿接待单位2305家,占全省16.7%,高于其他城市;其次是长治,忻州排第三。与2004年相比,朔州、晋城、太原数量增长较快。
从统计数据看,星级饭店的分布情况与地区旅游业的接待能力也基本匹配,太原星级饭店数占全省星级饭店数的23.97%;临汾、运城并列第二,占12.62%,忻州、晋中紧随其后。4星级及以上星级饭店的情况略有不同,太原仍保持,大同、晋城分列第二、三。目前,临汾是全省没有五星级酒店的地级市。
从接待过夜游客数量上看,全省前三位分别是太原、运城、临汾。另一方面,忻州、大同、晋中旅游资源比较丰富,年接待的入境过夜游客人数位列前三。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