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部发布了关于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意见,明确了总体要求和实施路径。该意见以“千万工程”经验为基础,旨在大力推动乡村振兴。通过综合政策工具,优化国土空间布局,
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从而实现城乡融合发展。

近日,自然资源部发布了一项关于全面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新意见,旨在借鉴浙江“千万工程”的成功经验,推动乡村振兴。这个意见的核心是要优化国土空间布局,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升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自2019年起,自然资源部已经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1304个试点,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这些试点项目共整治了378万亩土地,新增了47万亩耕地,并减少了12万亩建设用地。
《意见》强调,要以县域为统筹单元,乡镇为基本实施单元,综合运用相关政策工具,促进城乡要素的平等交换和双向流动。通过合理的规划和实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不仅能够优化空间布局,还能服务于乡村的全面振兴,推动农村地区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该意见还提出了一系列工作原则,包括坚持人民至上、共建共享,规划先行、统筹谋划,实事求是、量力而行,立足当下、谋划长远等。
这次发布的《意见》无疑为乡村振兴注入了一剂强心针。借鉴“千万工程”的经验,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不仅仅是土地的重新规划和利用,更是对农村生态环境的优化和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的全面提升。通过县域统筹、乡镇实施的方式,整治工作能够更贴近基层实际需求,真正做到“群众利益至上”。同时,《意见》中的多项政策工具,如耕地占补平衡、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等,也为整治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最令人欣喜的是,整治中坚决维护生态保护红线,不搞大拆大建,尊重农民意愿,确保农民的合法权益不受损害。这不仅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也彰显了科学、可持续发展的思路。未来,随着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深入推进,相信我们会见到更多宜居宜业的美丽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