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杭州土拍市场频现高溢价
地块,引发了各方关注。7月23日杭州出让了2宗宅地,其中一块以59.2%的
溢价率成交,创下2019年以来的新高。尽管部分民营房企缩减拿地支出,但一些国企和央企依然在积极扩储。

最近,杭州土拍市场又火了一把,引来了不少人的注意。7月23日,杭州出让了两块住宅用地,总共揽金29.4亿元。其中一块城东新城地块,被滨江集团以22.6%的溢价率拿下;而另一块丰收湖地块则被绿城以59.2%的高溢价率斩获,这可是2019年以来的最高溢价率了。7月30日,杭州滨江白马湖地块也成功出让,由于这块地已经有10年没有新的供应,最终被绿城中国以27.16亿元拿下,溢价率也达到了9.57%。
不仅杭州,其他城市如上海、北京等地也有类似的情况。比如,上海在7月9日举行了今年第三批次的土拍,最终成交的四宗地中有两宗溢价成交,总金额达到了91亿元。北京也不甘落后,7月25日,北京海淀区永丰地块以89.01亿元成交,成为今年的新“地王”。这些高溢价的成交情况,似乎预示着楼市有回暖的迹象。
从这些高溢价的土拍结果来看,部分城市的楼市似乎有回暖的苗头。但细究之下,我们会发现一些房企,特别是民营企业,在拿地方面显得更为谨慎。比如,去年购地金额高达1342.1亿元的中海地产,今年前七个月的购地金额还不到150亿元,而万科更是在拿地榜单上消失了。这表明,即使市场出现高溢价的地块,但整体的市场观望情绪依然浓厚,房企们在资金上的压力依然不小。反观具有融资优势的国有企业和央企,它们在这种市场环境下反而更加积极地扩充储备,用高溢价拿地来显示其市场信心。
另外一点值得注意的是,土地市场的热度并不均衡,不同城市、不同地块之间的热度差异明显。这也说明,虽然有些地方的楼市出现了回暖迹象,但整体市场依然处于深度调整期。未来市场走向如何,还需要看政策的调整和整体经济环境的变化。因此,购房者在当前环境下,还是需要保持理性,切勿盲目跟风,毕竟高溢价的地块并不代表整个市场的真实情况。总之,市场风云变幻,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