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德市杨村桥镇启动了大规模的杆线整治行动,清理了37根杂乱电线杆,平整了14亩土地,提升了乡村的整体面貌。随着这些变化,村民们对生活环境更加满意。这一举措不仅美化了乡村景观,还提升了生活品质,杭州市其他乡村也陆续展开类似的整治工作。

“以前我们村里的电线杆都乱糟糟的,线乱搭在上面,就像蜘蛛网一样,看着就烦。现在可清爽多了。”建德市杨村桥镇最近全面开展了杆线整治行动,已经清理了37根杂乱电线杆,还平整了14亩土地。那些在田间杂乱无章的杆线渐渐消失,村民们脸上也露出了满意的笑容。这样的变化不仅改变了村里的天空,也连接了村民们的心,让乡村更美好。
这些年,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和城镇化推进,杆线越来越多,分布无序,成了城乡建设的顽疾。在最新一期“公述民评”电视问政节目中,有市民代表特别提到这个问题。杭州市长姚高员明确表示:“要尽快完善长效管理机制,消除私接乱拉、跨房飞线飞杆的现象,促进乡村杆线序化、天际线美化”。杭州市也提出了“四线共融”的目标,针对不同区域采取不同的整治措施,比如镇村道路、农田等区域突出“乡村文明有序线”,景区等核心区域则突出“数智赋能智慧线”。
杆线整治是提升乡村面貌的重要一环,不仅美化了环境,还提升了村民的生活质量。这些年,农村经济发展迅速,城镇化进程加快,导致杆线分布越来越密集,成了乡村的一大烦恼。通过这次整治行动,不仅解决了长期困扰乡村的杆线问题,还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杭州市通过因地制宜的整治策略,不同区域采取不同的措施,使得杆线整治工作更加精准有效。比如,建德市大同镇通过“田园、村庄、公路”三个重点区的整治,取得了显著成效。这样的整治行动不仅让乡村旧貌换新颜,还提升了村民的幸福感。在未来的几个月里,杭州市将进一步探索制订农村杆线长效管理制度,防止整治后出现反弹。这不仅是美化乡村环境,更是为了深化新时代“千万工程”,确保杭州市乡村振兴的持久有效。这样的举措无疑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