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温州儿童友好城市立法,让孩子们更幸福】温州正在积极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并通过立法形式确保相关措施落地。市人大常委会通过了《温州市儿童友好城市促进条例(草案)》初审,致力于为孩子们创建更安全、快乐的成长环境,并结合多方意见和建议,为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法治保障。

正文:
城市的发展不仅需要建设高度,更需要注入温度。温州正在通过一系列举措,逐步打造儿童友好城市,让这座城市更加温暖。6月25日,温州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了《温州市儿童友好城市促进条例》初审,标志着温州的儿童友好建设迈上了新的台阶。
为了保障儿童的权益,创造适宜的生活环境,2021年国家发改委联合22个部门发布了《关于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温州积极响应,从全局性地谋划儿童友好城市的规划,到大力推动各类儿童友好设施的建设,逐步形成了“1639”工作体系,并在全市范围内广泛招募“儿童观察团”,让孩子们参与到城市建设中。
小编点评:
温州市的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在全国范围内都是一个值得借鉴的典范。从政策制定到实施,每一步都走得非常扎实、细致。尤其是立法工作的推进,不仅仅是对现有成果的固化,更是对未来儿童友好城市发展的保障。温州市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主任委员王延申提到,制定全市儿童友好城市建设促进法规,回应了社会关切,提升了城市生活品质,同时也促进了部门协作和资源共享。通过广泛征求意见、反复修改,条例草案最终形成,凝聚了各方智慧和心血。
温州这种“儿童优先”的理念不仅表现在政策上,也体现在实际行动中。例如,市人大常委会联合市妇联等机构,邀请不同年龄的“儿童观察团”成员参与条例草案的意见征求活动,这在全国范围内都是首创。温州不仅关注儿童的健康成长,也注重他们的心理和情感需求,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更友好的成长环境。
这次立法的推进,是温州城市发展中的重要一步,也为其他城市提供了一条可借鉴的路径。让我们期待,随着《温州市儿童友好城市促进条例》的正式出台,温州能够在儿童友好城市建设上走得更远,做得更好,为孩子们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