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政协第十四次会议五次会议举行协商交流会。交流会围绕“宁波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这一主题,与市有关部门负责人进行了双向交流。

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汤思敏首先说,截至2015年底,市域地下空间总建设规模约达3201万平方米,其中市六区地下空间总建设规模约为2103万平方米。

城市“上天入地”的场景已经渐渐出现在实际生活中。比如在江东区的世纪东方综合体,地下一层空间结合轨道1号线福明路站设有大型超市、餐饮、购物,而地下二层是一个大型停车场;在高新区文体活动中心,地下一层是停车场,地下二层则为游泳池等健身设施。

汤思敏透露,随着轨道交通建设的推进,尤其是局部过江隧道区域,开发深度达到三四十米。另外,在地下空间集中开发的城市核心区域,地下室的深度也将不局限在一二层,而是要开发地下三四层。

2020年,将实现市域范围地下空间开发人均5.5平米、总量6000万平米的总体规模。

“现在老小区停车位紧张,那是不是可以开发周边小学的地下空间,用于老小区晚间停车?”

“垃圾站、公共厕所这些公共设施能否转入地下?”

……

在交流环节,19位委员、港澳台侨事务顾问和旁听公民代表,就地下空间开发如何科学规划、加强管理、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地下空间开发统筹协调性等问题提问。应邀参加会议的市国土资源局、市规划局、市住建委、市城管局、市人防办、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负责人,一一作了详细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