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资讯中心 >市场 > 正文

一套住房一纸遗嘱 如何演化成了子女间的“夺母大战”

杭州日报  2015-10-27 07:31

[摘要] “人世间悲惨的事情就是人还活着,钱没了……”赵本山的《不差钱》不仅捧红了徒弟小沈阳,也把这句台词捧成了“名言”。

“人世间悲惨的事情就是人还活着,钱没了……”赵本山的《不差钱》不仅捧红了徒弟小沈阳,也把这句台词捧成了“名言”。

然而,对于84岁的唐老太来说,比“金句”更为无奈的事情正发生在身边:她还健在,4子女却为了一套房子和一份遗嘱闹翻了天。

如今的唐老太住在小儿子家,从今年6月的那次住院起,家中子女间的矛盾又升级了……

A

失踪一夜的老太

唐老太的老伴姓张,2013年时已经过世。老两口一共育有子女4人:老大和老三是女儿,老二和老四是儿子。到了晚年,子女各自居住,老两口则一直住在杭氧宿舍的老房子里。

今年6月14日,独居的唐老太失踪了。社区和辖区派出所赶紧通知了她的子女,唯独小儿子始终没有出现。

一夜寻找后,次日清晨,民警在附近路边一辆大货车车底找到了唐老太。当时,唐老太躺在地面上,让人惊愕又后怕。随后,她被送往医院治疗。

根据市七医院的诊断,老人被确诊为阿尔兹海默症(即老年性痴呆)。同时,根据医院下达的病重病危通知单,老人还有精神障碍、精神分裂的病征,并在到院后出现胡言乱语、行为混乱等异常行为。

在医院住了不到两个月,8月3日,在寻找唐老太时始终未现身的小儿子在没有告知哥哥姐姐的情况下,突然把老娘从医院接走。

由于没有杭氧宿舍住房的钥匙,小儿子找到了社区和派出所,设法打开了房门,取走一些东西后便将老人接到自己家住。

也就是这件事情,让唐老太成了一场“夺母大战”的焦点。

B

一改再改的遗嘱

张家子女的矛盾由来已久。2009年,小儿子的婚姻出了问题,想搬回父母家住,引起了兄弟姐妹间的纠纷。

当时还健在的张大爷作为一家之主,为化解纠纷,主持了一次家庭会议。

那次家庭会议形成了一份名为《家庭纠纷会议记录》的备忘协议。协议中写明,经过父母子女商定,同意小儿子若离婚,可在父母家暂住,今后住房需自行解决。

出人意料的是,原本只为化解小儿子暂住纠纷的家庭会议,居然涉及遗产分配问题。协议明确了老人百年后的住房归属问题:4子女均分。

同时,作为一家之主,张大爷在协议中特别提出一个要求:4个子女要团结,有事要协商,缺一人不可且无效。

这份协议的后有一家6口的名字,张大爷夫妇和三个子女都已签字,唯独小儿子没有签字。家庭会议不欢而散。

同年6月,二老立下遗嘱,唐老太决定将属于自己的50%房屋产权收在自己手中,而张大爷依旧选择将属于自己的50%房屋产权均分给4子女。

又过一年,张大爷改立遗嘱,决定自己的50%房屋产权全部由大儿子继承。值得注意的是,在说明改立遗嘱的原因时,张大爷用了这样的表述:现在家庭情况发生变化,家里的矛盾也比较大。

究竟张家有了何种变化,家庭矛盾又大到什么程度呢?

C

令人寒心的协议

经过多方了解,原来,张家的矛盾长期以来处于“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的状态。

此前,一家人多次闹到社区和派出所,张家兄弟不仅恶语相向,甚至还大打出手。经过多次调解,家庭矛盾不但没有缓和,反而越发尖锐。

张家小儿子手上有一份《调解协议书》,是2012年在社区调解下签订的,签订双方是唐老太和大儿子。

在这份《调解协议书》上,不少语句让人看后觉得寒心:

甲方唐老太在诉说中(表示)伤心至极不想再看见这个大儿子了,自己生老病死不用乙方(即大儿子)操心……

乙方不得干扰甲方的生活,甲方今后生活起居生老病死不用乙方承担任何责任和费用……

亲生母子,竟闹到这个份上,究竟是为了什么?

这纸协议,又与后来的矛盾升级以及唐老太的遭遇有什么联系呢?

D

“看不下去”的弟弟

张家小儿子近很是恼火,由于老娘家中的钥匙和一些证件都不在自己手上,要一一补办让他很是不爽。

小儿子说,自己和哥哥姐姐早已不再来往,只是独居的母亲常被哥哥姐姐骚扰,让他“看不下去”。

“老人走失那天,派出所确定他们给我打过电话,可我那天真的没有接到过通知。”为了解释在寻找老人时为何没有现身,小儿子出示了很长一页通话记录单。

小儿子坦言,为了遗产分配问题,兄弟间的确曾大打出手,母亲甚至还被大哥威胁,社区和派出所虽然多次调解,并没有实质效果。这次,他是一气之下把老母亲接来自己家住,为的就是避免哥哥姐姐再来打扰。

对此,他还出具了一张委托书,上面写明,老人委托小儿子办理出院手续,并要求院方将所有物品和证件交给小儿子。

唐老太就在小儿子家,她说自己一辈子就生了三个子女,死了两个,就剩一个小儿子。至于大儿子和两个女儿,唐老太说已经“一刀两断”了。

小儿子承认老母亲精神上有问题,但同时也称,老母亲如今就认自己这一个儿子,如果母亲的财产今后还按照父亲的意愿那么分配,他接受不了。

E

怒气难平的哥哥

然而,同样的问题,在张家大儿子那里,却有另一个版本的说法。

“要办理入院,需要母亲的证件和医保,家里钥匙是母亲亲自交给我的,所以我赶紧回家拿上了这些证件。”大儿子说。

谈到老四的所作所为,张家大儿子和大女儿都表示气愤。他们认为,遗嘱早已立好,按理说子女们应该齐心孝敬老人才是。“父亲走后,我们也曾想把母亲送到养老院,可是我弟弟一直不同意。现如今,老人精神上有疾病,说的话、做的事并不一定受自己控制。”对于弟弟不经商量就将老人接回家的事,大儿子和大女儿都无法接受。

对于弟弟说自己曾威胁老母亲,大儿子也有不同说法。他说,一直以来都是弟弟相对生疏,不经常看望老人,如今不但不安生,还要反咬自己一口。

“我认为,现在母亲那50%的财产我们不惦记,如何分配由法律来定。现在老人精神上有问题,比较危险,我们认为应该把她送到养老院里,这样对母亲和社区都是好事。”

后再说到弟弟,大儿子仍有怒气,嗓门都变高了:“现在既然他要养,就希望他能养好老人,要我说,七年前,他早能这样就好了。”

F

“无处安放”的晚年

社区的一位潘先生一直以来都在参与张家兄弟矛盾的调解。他表示,如果是无子女的老人,社区会予以照顾,可是唐老太有子女,社区只能负责调解。在之前的调解中,社区也曾建议把老太送到养老院去,可是小儿子怎么也不愿意。

在辖区东新派出所,负责社区工作的倪臻磊副所长说,老太走失那天,社区通知了老太子女,派出所出动警力帮忙寻找,找到老人后,也协助家属把老人送到了医院。至于家庭纠纷,通常是由社区出面调解,派出所也做了不少调解和协助工作。

“我母亲以前也经常会有异常举动:忘关煤气、深夜还走出家门,这些邻居们都知道的。”这话是张家大儿子说的,他还表示,老母亲很多举动都有潜在的危险,邻居和社区也有所反映。

只是有一点,子女们似乎都忽略了:在此之前,行为异常的八旬老母一直独居着,在兄弟姐妹间闹僵时,老母亲的晚年被安放在了何处……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关注杭州特价房官微

新房、二手房、租房、特价房大平台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