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本月15日发布《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资产支持证券信息披露指引(试行)》公告,被称为中国版“两房”。事实上,去年央行和银监会联合发布930新政的同时,也曾提出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Mortgage-BackedSecurity,下文简称MBS)等金融衍生工具概念。
中国经济网记者从同策咨询研究部报告中了解到,美国MBS从1980年开始,发展到2007年高峰时期,27年时间从111亿美元跃至9.3万亿美元。目前国内MBS还处于起步阶段,迄今为止,国内商业银行仅发行了3笔MBS,分别是建元2005-1、建元2007-1和邮元2014年期RMBS,我国MBS余额为138亿元人民币。
截至2014年6月,我国购房贷款余额为10.7万亿。不过,同策咨询研究部总监张宏伟告诉中国经济网记者,从安全性考虑,只有选择优质房贷资产进行证券化,而这其中只有不到一半为优质房贷资产。
张宏伟预计,2015年上半年MBS会逐步推出,未来一到两年内会加速推进MBS,预计未来5年发行4——6万亿MBS。
鉴于美国经验,同策报告预测中国MBS于2015年以后加速推出,预计2020年住房抵押证券化率达到25%——40%,2025年达到50%,达到美国成熟市场水平。
MBS有利楼市消化库存
一般来说,住房按揭贷款占压了大量银行资产,期限一般在5——30年,流动性非常差,导致银行信贷资产周转率极低,资金使用效率不高。业内普遍认为,中国版“两房”开闸有利于信贷环境宽松,撬动10万亿房贷资金,但同时也要吸取美国MBS速度过快、规模过大的教训,严防房地产金融泡沫风险。
“MBS会和传统的按揭贷款做风险隔离,相当于两笔业务,直接关联不大。即便购房者违约,也不会影响MBS产品的率,因为迫不得已商业银行自己会贴息。”严跃进说。
张宏伟表示,MBS对楼市来说是利好消息,将有利于消化库存,调节市场供求关系,也促使中国未来3——5年市场逐渐走向供需平衡。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