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受“五一”小长假及各地房交会结束双重影响,上周楼市成交普降。中指研究院发布最新报告显示,受“五一”小长假及成都、重庆等地房交会结束双重影响,上周被监测的40个城市中,七成城市环比均呈现下降趋势,且成都、重庆、深圳、杭州等城市降幅在30%以上。
受“五一”小长假及各地房交会结束双重影响,上周楼市成交普降。中指研究院发布报告显示,受“五一”小长假及成都、重庆等地房交会结束双重影响,上周被监测的40个城市中,七成城市环比均呈现下降趋势,且成都、重庆、深圳、杭州等城市降幅在30%以上。
统计数据同时显示,重点城市中,深圳、上海、武汉成交同比下跌,其余城市均上涨,其中南京涨幅,达80.66%。杭州、重庆涨幅超过20%。整个楼市区域分化趋势似乎正在形成。
“考虑到未来中国人口、资金在不同区域间的流动情形不同,房地产市场的区域分化是必然的。”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秦虹说。
在上周五晚间举办的名为“寻找高和睿——房地产趋势论坛”上,秦虹认为,“人员流与资金流的双流推动一个地区的房地产市场发展。”
“3月以来房地产市场出现了反弹,很多人认为,房地产市场可能已经见底。我猜想,这一回可能大多数人在犯错。”北京科技大学教授赵晓在上述地产论坛上说,虽然未来中国整体的住房需求还在上升,但是由于前两年大量的投资,所产生的库存,使未来的三到五年,“中国房地产市场从前‘卖方’的格局已经过去,进入到‘买方’格局。”
对此,秦虹也表示,未来房地产调控仍将坚持控制投资性需求,控制房价上涨不动摇,同时加大保障性住房供给,满足市场刚性需求。
然而,与住宅市场不同,商业地产人士却较为乐观。
“自2009年调控以来,我们已经收购了5个商业地产项目,市场反应都不错。”高和资本董事长苏鑫说。
他分析指出,随着一线城市化进程的深化,一定会需要更多了优质商业物业,而从目前商业物业租金上涨变化来看,也印证了优质商业地产的正在受到投资者的青睐。“在住宅去投资化的同时,一线城市核心地段商业地产的价值会更加突出。”苏鑫说。
延伸阅读>>>
五成以上城市4月开盘量明显增长 20个城市实际开盘率达100%
上海二手房成交回暖受阻 下跌幅度全面收窄 中华工商时报
2012年4月,上海二手房指数为2575点,较上月下降2点,环比下跌0.09%,跌幅比上月缩小0.04个百分点。较去年4月下降16点,同比下跌0.59%。这是上海二手房指数连续7个月环比下跌、连续2个月同比下跌。
在指数系统监测的所有板块中,54%下跌,30%走平,16%上涨。上海二手房指数办公室认为,4月市场仍由刚需及改善置业群体支撑但力度减弱,尤其是刚需前期集中释放后,购买力难以持续。
首先,下跌幅度全面收窄。经统计,4月,市区全部8个区下跌0.10%,跌幅比上月缩小0.03个百分点。4个市中心区及浦东陆家嘴4月下跌0.08%,跌幅小于市区平均水平。这是由于涨跌交互,但跌价区域跌幅均大于全市平均水平。
其次,价格博弈重现观望。据统计,2012年4月全市128个板块中,下跌69个,持平38个,上涨21个。其中,下跌板块下跌0.24%,跌幅仅比上月缩小0.01个百分点,表现出跌势依旧,下跌板块较多在传统市区,受到4月市区数个一手房降价换量的影响,二手房也继续降价求售。持平板块数量与上月相同,价格稳定原因有三:前期价格跌幅较大,短期无更大降价空间;板块独特性导致房源供应稀少、交投快速;大多位居内中环成熟居民社区。上涨板块上涨0.25%,涨幅较上月扩大0.10个百分点。学区优质房源价格仍然稳中有升,尽管有业主挂牌涨价,但资源优势明显的房源,仍能在涨价后成交。不过,提高挂牌价的房源有相当部分是有价无市。
上海二手房指数办公室认为,经历了3月积累需求集中释放、成交量阶段性上扬后,4月二手房市场冲高回落,观望气氛再次抬头。以价换量,并非市场出现真正意义上的回暖。随着业主试探提价,或坚持原房价,买卖博弈再现,市场或将陷入二次观望的局面。显然,限购、限贷政策不放松,刚需购房只能保持市场低量,改善购房若无法持续入市,楼市的成交回暖只会是短暂行情。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